close





位於忠義國小對面的檨仔林公園,是個擁有豐富歷史典故的古地


先來解釋一下何謂「檨仔」,其實這就是芒果的台語發音

明清時期,台南的海岸線還在今西門路一帶

當時的先民就沿著海岸線附近遍植檨仔做為防風林

範圍從今天的永福路至南門路,於是這個區塊就被稱為「檨仔林」




明鄭時期的孔廟座落於此,清領時期也在此設立海東書院

海東書院是清代位在臺灣府城內的書院,設於清康熙五十九年,後來一度荒廢

乾隆五年重建後具有準儒學的地位,由府學教授授課,後來有「全臺文教領袖」之稱

有孔廟與書院的加持,檨仔林儼然成為府城的文教中心





1895年日本皇族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奉明治天皇之命率領近衛師團來台

於征戰時,住宿府城莊雅橋街豪商吳汝祥之邸「宜秋山館」。

同年10月28日,能久親王染上瘧疾而病逝於「宜秋山館」宅第側邊廂房。

1900年日本政府將北白川宮親王臨死前寢殿作為「御遺跡所」

爾後,吳汝祥向臺灣總督府捐獻其原有中國式宅地,遠走彰化

1902年成立了台南博物館,這是台灣第一座公共博物館

以「御遺跡所」為中心,也陸續增建了拜殿、神門、手水舍、鳥居、石燈籠、圍籬

1923年台南神社正式峻工,範圍包含了現在的檨仔林公園和忠義國小




進入國民政府時期,1946年台南神社被改為忠烈祠

1969年忠烈祠遷至健康路,原址又被改建成台南市立體育館

1991年體育館被拆除,改建成公11地下停車場和公園

2009年整修後,終於恢復原來的名字─「檨仔林」公園







走過幾百年的悠悠歲月,除了朝興宮和阿全碗粿仍沿用此一古地名

「檨仔林」這個原始名稱幾乎快被世人所遺忘

如今當權者還給它原有的名字,讓這段歷史記憶得以延續

走在檨仔林公園裡,五月盛開的阿勃勒,美得令人沉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LDdog0321 的頭像
    OLDdog0321

    OLDdog0321的部落格

    OLDdog0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