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0年5月22日星期六
【地點】尖凍山登山步道、文史影像公園
【位置】台北縣泰山鄉
【路線】五股→107縣道→泰山
【行動】
歷經「台北之陣」的教訓後
加深我想盡快熟悉台北環境的決心
必須先勘查附近的地形,就從爬山開始吧!
驅車前往泰山鄉,循指標來到尖凍山的登山口
路旁有地圖索引,雖然沒有明示要走多久才會登頂
但從山的高度來判斷,應該花不了太多時間
我在台北的第一座山就從尖凍山起步啦!
步道前半段都鋪設木頭階梯,走起來很輕鬆
然而沿途蚊蟲頗多,是誰說在北部的郊山沒有小黑蚊的呀?
來到稜線上遇岔路口,繼續沿稜線而行
過了一會兒就看到尖凍山的三角點(圖根點)
旁邊的樹幹上則綁有一塊標高的牌子:尖凍山175公尺
山頂的視野沒有特別開闊,只能看到泰山、五股一帶的街景
環顧四周的群山,每座山看起來都是垂手可得的樣子
身處多山的地方,看來我是有爬不完的山囉!
下山之後,順遊文史影像公園
這裡有座「敢部隊碉堡遺址」,名字取得很威武
這座碉堡有著一段神秘的歷史
『二次大戰末期,日本為防衛美軍攻擊台灣,在台灣本島部署五個師團、七個旅團
北部主要部署於台北的第六十六師團,師團長為中島吉三郎,部隊代號「敢」
這就是泰山鄉民口中「敢部隊」的由來。「敢部隊碉堡遺址」位於明志路一段352巷底
隸屬同榮村,位居隱密視野良好的半山腰。
當時是日軍戰鬥司令部,作為發號司令及參謀本部
碉堡分上下兩層,一樓設有樓梯通地下室
碉堡內部隔成一間間房室,大小不一,寬約2至4米,深約3.65至4.5
設衛浴及辦公室,依空間研判駐軍約30至40人。
碉堡前原有約0.7公頃的同榮兒童公園及土地公廟與涼亭
鄉公所為見證日本軍在北台灣軍事部署的原貌與歷史
特擴大碉堡與公園的教育和休閒功能
結合鄉內各重要景點影像陳列,建立為鄉土教學據點的文史影像公園。』
(引用http://www.taishan.tpc.gov.tw/web/05-2_r1_1.asp?id=34&cid=1)
可惜碉堡內部沒有開放參觀
我只能隔著鐵絲網觀望,想像著部隊過去那段不為人知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