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回到嘉122鄉道,繼續往東挺進
會覺得這條山路如此漫長的原因,倒不是它有多蜿蜒曲折
而是我太三心二意,途中亂入兩個景點,導致行車時間拉長了
這次,我不再濫情了,雖然途中又看到一些景點指示牌
我還是強忍住好奇心,直接殺到此行的最終目標─瑞太古道
耳聞此地也有段時間了,一直想來見識見識
就利用這次機會來進行初探任務(應該沒辦法一次走完)
入口處有個木製牌樓,高掛著「瑞太古道」四個大字
旁邊則有一塊大石頭題上「英雄坡」三字
「很有氣勢的一條森林步道啊!」我這麼想著
再看看路徑圖,原來這裡不僅是連接到太和,還可以通往奮起湖呢!
可惜的是,今天時間有限,我大概走到一半就得折返了吧!
能走到哪裡就算哪裡吧!我踏上登山步道,循著石階拾級前進
很不一樣的景觀,這是一條穿梭在竹林之間的古道
和其他以闊葉樹林為主的自然步道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
這時候,我能體會出為何這裡會被冠上「武俠瑞太」的封號了
雖然我是從不看武俠小說的,不過倒是在武俠片中看過類似的場景
風吹過的聲音,彷彿是武林高手在這片竹林中飛躍其間所發出的音效
轉了個彎,看到一幅突兀的景象.....怎麼有人在這裡做生意?!
一間用竹子搭建的簡易房舍,一位阿姨在賣愛玉和茶葉蛋?
阿姨看到我,就問:「下面還有人嗎?」
我:「我上來的時候好像沒人跟上來了。」
很好奇她為何選在這裡做生意,不過,我還是埋頭趕路,沒有追問下去
走到一處名為「忘憂林」的地方,是由孟宗竹所形成的竹林隧道
挺拔直立的竹子與茂密繁盛的竹葉,構成一幅綠意盎然的風景畫,煞是迷人
置身其中,的確會使人忘卻世俗憂慮呢!
再繼續往前走,會看到一株牛樟巨木,這是此地僅剩的一棵牛樟樹
由於牛樟具有經濟效益,早在日據時代就被大量開發
它的同伴都已經被砍伐怠盡,孤伶伶的身影似乎在控訴人類的貪婪無知
經過「七步回音谷」的時候,一群人迎面而來,應該是在登山口看到的遊覽車所搭載的團體吧!
往前走沒幾步,來到一處交叉口(瑞太古道1.5KM處)
往右即為通往奮起湖的奮瑞古道,往前就是前去太和的瑞太古道
看看時間,已經不允許再繼續走下去了,就此折返吧!
下次我會從另一邊的登山起步,把這段未完成的古道走過一遍
回到那間賣愛玉的竹林小站,我停下來休息,買了一碗愛玉和三顆茶葉蛋
也想釐清心中的疑惑:「妳怎麼會想到在這個地方賣東西啊?」
阿姨說得很坦白:「在公路旁邊擺攤要收租金耶!這裡不用錢。」
我:「這裡好賣嗎?」
阿姨:「勉強過得去就好啦!」
我們又聊了一會兒,才知道阿姨的正職是種茶的,這裡算兼差而已
她也感嘆雨水不夠,茶葉收成不好,看天吃飯的工作真的很辛苦
吃完東西,準備離去,回頭看看這間小店的時候
突然有種感覺...這還蠻像武俠片中會出現的客棧耶!
呵呵,我這個獨行俠挺適合出現在這種地方的
回到登山口,騎車上路,把嘉122鄉道全線攻克,抵達瑞太遊客中心
兩年前,我是狂殺「太平三十六彎」,力拼162甲縣道,才來到此地
這棟建築物很像一座矗立在深山中的城堡,當雲霧飄浮而來時,更顯示其超然獨特之處
進入遊客中心搜集一些資料後,考慮著要走哪條路回去
太平三十六彎?嘖,那太刺激了.....
162甲殺到底轉進奮起湖走台18線下山?那會摸黑,還是算了
原路折返啦!這樣不就得了~~
返程途中,在圓潭自然生態園區稍作停留
這附近還有不少景點可以探勘,一定要找時間再跑一趟
回到竹崎市區,又去竹崎車站走走
最後沿著159縣道進入嘉義市區,來到北門車站
這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也是我本日行程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