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著永福路直走,過了全美戲院後轉進一條小巷子
小巷的盡頭是T型路口,往右通往慈蔭亭
往左的這條小巷就是古名「佛祖廟巷」的北巷
「為什麼叫北巷呢?」
「這附近是當時清朝西定坊的主要街道,此街之北就稱為北巷。」
民生路一段132巷,一條看似防火巷的狹窄巷弄
儘管不顯眼,卻也走過悠悠的百年歲月
巷弄的古屋老厝幾乎人去樓空,斑駁的牆面訴說著過往的故事
但也有工程在進行中,看起來不像在拆屋,而是在改建
當這些老房子一一換裝之後,北巷的歷史會不會就此消失呢?
「妳看這棟房子,看起來破破的,其實是簡餐咖啡廳。」
「真的耶!這是故意弄成這樣的嗎?」
「應該不是,這是配合原來的屋況加以運用來營業的吧!」
這家名為「破屋」的老房子可不只是單純賣咖啡簡餐的地方
它還是個提供音樂、電影、書籍的藝文場所
獨特的空間利用與懷舊氛圍,使它入選2010年的老屋欣力賞(註)
穿過北巷,來到車水馬龍的民生路
我們繼續追尋下一個歷史場景
【註】
為了促進歷史城市的文化保存與生活品質
2008年古都基金會以「老屋欣力」為主題
主辦第一屆系列活動,所推薦的19處府城舊建築再利用案例
引起社會各界的矚目與廣泛討論
並成為台南文化旅遊和生活體驗不可不到的新地標。
兩年來,台灣各地由普羅大眾所自發的歷史空間保存活化行動
正持續地發酵擴散,形成一股再造生活場域的新風潮。
http://tw.myblog.yahoo.com/dr590921/article?mid=21839&prev=-1&next=2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