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北台首學‧明志書院有「北台首學」美譽的明志書院

位於明志路二段276號,是北臺灣最重要的文化史蹟之一

它比北臺灣第二所書院台北市「學海書院」整整早了80年

泰山鄉的明志路、明志國小、明志技術學院等都由此命名的

清乾隆28年(1763),福建汀州永定籍貢生胡焯猷鑒於北臺無學舍

而捐出瓦屋一進五間,廂房十二間的屋舍成立義學

並捐出八十甲水田做為學產,以租佃所得供應書院的各項開支

隔年夏,閩浙總督楊廷璋撰文以誌此事,並將義學命名為「明志書院」

另乾隆34年(1769)新莊墾首郭宗嘏亦響應義舉捐出一百六十一甲水田二十九甲園作為學產

使明志書院的規模更大名氣更盛。然當時北臺淡水廳衙門位於新竹

歷任淡水同知以「士途不便」之因,於乾隆46年(1781)將明志書院遷至新竹

原址更名為「新莊山腳義墊」,也由於這個義墊,泰山才有「義學」的地名

明志書院原來的規模相當大,約可容納百餘人,但因年久失修而於道光年間傾倒

現在的明志書院外觀,正是日治大正10年(1921)泰山士紳發起募捐重建

因經費因素,只建第一進正身外加兩側落廒間

廳內供奉「紫陽朱夫子神位」「貢生胡焯猷祿位」

明志書院也曾於(2003)民國92年6月因年久失修而傾塌

幸經地方人士及相關政府單位努力整修,以古蹟修復工法於民國94年(2005)恢復舊觀

(引用自http://www.taishan.tpc.gov.tw/web/05-3_s1.asp?id=14&cid=4)




【偶遇】

從山區歸來,經過明志路二段時,突然看見這座古色古香的建築物

停下車仔細一看,原來這就是明志書院呀!

基於對古蹟的興趣,便走進去看看




明志書院是北台灣歷史最悠久的一座書院,建於清朝乾隆年間

創建初期的規模龐大,後來因為年久失修而頹圮

直到日治時期才重建,只是規模就縮小許多

時間一久,在沒有維護的情況下,到了2003年再度傾頹

所幸經過地方人士與政府相關單位重新翻修,才使其恢復舊觀




明志書院算是相當幸運的,二度頹圮都可以浴火重生

或許是因為它的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是相當重要的

有些古蹟或歷史建築可是沒有這種待遇的,任由毀壞消失的大有其在




雖然明志書院已經沒有當初設立時的功能,也沒有創立時的宏偉

但它留下來的是泰山當地一段不可抹滅的歷史,是可以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Ddog0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