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去年底完工的台南烏山嶺水利古道,日前完成驗收
台南社大台江分校及台江流域學校師生30多人
今天踏溯東口西口,第一次進行教學踩線,希望更多人一起來體驗這條水利古道。
社大台工分校執行長吳茂成表示
烏山嶺水利古道位於台南的烏山嶺東西口越嶺步道,從西口到東口全程約4.5公里。
曾文水庫的水源是透過東口穿過烏山嶺隧道,輸送到西口進入烏山頭水庫。
當年八田與一興建烏山頭水庫時,經常往返兩地探勘,後來因人跡罕至而荒廢。
吳茂成說,近年來,台江流域社群發起國家綠道年
在農委會的大力支持下,由林務局與農水署修復合力修復步道
並於去年底完工,日前完成驗收。
今天也看到當地民眾前來體驗,他們說早年常往返這條古道,後來荒廢很可惜
很開心現在重新完成修復,提供大家一處新的休閒健行好去處。
(引用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850362
【行動】
夜色仍籠罩嘉南平原之際,我騎車奔馳在台一線公路上
望向東方,天空逐漸顯露出魚肚白
或許能看到日出吧?我心裡這麼想
不過,始終沒能看到旭日東昇的瞬間
我已經從省道轉174號公路再接175號公路
來到了公路的23KM處,即為烏山嶺水利古道的西口
雖然以前很常來175號公路活動,但都是往關子嶺的方向
往曾文水庫的這一段我都是騎車呼嘯而過,甚少停留
今天要去的烏山嶺水利古道也是初次造訪
行前調查的時候才知道這條古道可是大有來頭
日治時期興建烏山頭水庫的時候,八田與一就曾多次穿梭於此
當烏山頭水庫竣工,古道也逐漸為荒煙蔓草所埋沒
沉寂數十年之後,台南縣登山協會發起南瀛百岳的踏勘行動
再加上近幾年推動山海圳國家綠道,才使烏山嶺水利古道重見天日
古道的前半段都是水泥小徑,沿途展望良好
可欣賞台南平原地區至淺丘地帶的風貌
這條古道沿路都設置里程柱供辨識,不會有迷路之虞
後半段進入泥土路線,仔細一看發現有車輪的痕跡
這裡居然有人能開車上來,或許是附近的農家吧!
古道的路寬是足以行車,但我還是將機車停放在公路旁
畢竟是來爬山的,還是多走點路吧!
走了四十幾分鐘,來到了古道的中途休息站
也是烏山嶺水利古道的最高點─南竹高崙南峰
但在《南瀛百岳誌》書中則被命名為〝庫頂山〞
大概是當初在踏勘的時候沒有調查清楚就幫此一山頭命名
其實都是同一座山,就當作一個是正名,一個是別名吧!
休息了一會兒,正準備喝口水再度前進的時候
赫然發現.......我竟然沒帶水!!!
欸欸~~~手機不下載離線地圖就算了,連水都不帶是怎麼回事?
(謎之音:老狗醒醒,你的智障型手機根本不能下載離線地圖)
再鐵齒再頑固如我者,也知道爬山沒水是很嚴重的
所以我決定撤退下山,留待日後再來完成東西口的古道縱走行程吧!
下山之後,心有不甘
於是便驅車越過175號公路直抵楠西
轉入曾文水庫公路來到大門前拍照留念
既然走路走不到,至少騎車到此一遊吧~~~(有夠阿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