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簡介】

英商嘉士洋行倉庫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鼻頭街22號

捷運淡水站出口右側,佔地面積約近3000坪(9900平方公尺)

內有四座大型磚造倉庫、三座小型庫房、鐵道、月台等歷史建物。

區內倉庫大小不等均約建於1870-1880年代

以二尺厚磚牆做為內部隔間承重牆,磚材為閩南扁平方磚。

窗檯、門框架使用泉州隴石(花崗岩)打造

窗檯於屋內側有向內對開的傳統木製門與木門栓,外側有厚實的鐵窗。

屋頂架構承載使用當時西式建築中偏好的大跨距木桁架、樑下加有石板柱頭的方形磚柱承重。

原有的碼頭區早已被水上人家使用,另外形成淡水地區的特殊景觀

油槽部分在二戰時遭到美國陸軍航空軍轟炸,僅存一處殘蹟

鐵道支線也因為淡水線拆除改建捷運而停用

目前英商嘉士洋行倉庫古蹟園區已對外開放參觀。

(節錄自http://ppt.cc/Hh6V)





【漫遊】

週末下午,騎車去淡水接ROSE下班

趁她還在忙的空檔,我在附近走走逛逛

不想走進人潮洶湧的老街,我沿著淡水河畔的步道散步

來到自行車道與一般道路的交岔口,我看到了「淡水文化園區」的指標





淡水文化園區的前身是「英商嘉士洋行倉庫」,最早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朝末葉

當時著名茶葉外銷洋行「嘉士洋行」的英籍商人Francis Cass

透過中間人向滬尾草寮莊外鼻仔頭居民紀化三

以2千4百銀元及「盡斷根永遠出租田園山埔地段字」的名義承租約一甲的土地

並興建倉庫,經營茶葉貿易

進入日治時期後,殼牌公司買下鼻仔頭嘉士洋行倉庫後並增建兩座倉庫及三座油槽

區內更鋪設鐵軌接通淡水線的鐵軌

透過鐵路淡水線,成為其全球業務的一環,大規模經營台灣的煤油買賣。

戰後,殼牌倉庫的土地與建築物權被政府接收,引發殼牌公司與政府之間的官司纏訟

1997年,交通部推動「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計畫

殼牌倉庫位於計畫路線上面臨被徵收拆除之危機。

淡水文史團體、在地文化工作者和環保團體發起組成「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

1998年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向台北縣政府提出殼牌倉庫等多處古蹟指定申請,並開始與殼牌集團接觸。

2000年6月27日台北縣政府正式公告殼牌倉庫等為縣定古蹟

經過這百年來的風風雨雨,殼牌倉庫化身為淡水文化園區

不僅是淡水當地歷史發展的活見證,更留下了台鐵淡水支線的最後身影





在遊客雲集的淡水,難得有如此清幽的地方

如果不想人擠人,那就避開那些熱門的觀光景點吧!

享受片刻悠閒,淡水文化園區是個假日出遊的好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Ddog0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