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簡介】

慶安宮的前身是奉祀「五文昌」的「文昌祠」

1862年嘉南大地震震垮「文昌祠」,後來重新改建擴大規模,改為「慶安宮」

並且從台南大天后宮分取天上聖母的香火奉祀。

慶安宮廟前是最繁榮的中山路,當您經過時,是否有發現一個狀似水溝蓋的鐵片

足以印證善化300多年開發史

此為廟方重要的資產—荷蘭古井,為荷蘭治台的最好見證。

西側1、2樓是文化館,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要以聖旨牌為最

清朝康熙皇帝御賜的聖旨牌,上面刻著「皇帝萬歲萬萬歲」

不同「萬」與「歲」字的呈現,頗有逸趣。

而館內的籤詩木模與分大人和兒童的木製籤桶,都很特別。

【經過】


沿著178縣道東行,來到了善化的中山路

看見一等涼冬瓜茶,我停下車準備買一杯來解渴


「這家是老店,我們以前在台南市區喝的那家算分店。」

「喝起來味道有差嗎?」

「我是喝不出有何差異啦~~」


買了杯冬瓜檸檬,邊喝邊介紹這附近的景點給ROSE認識


「慶安宮是三級古蹟,裡面還有一個沈光文紀念廳,對面的房子都是巴洛克式建築...」

「所以這裡是善化的老街囉!」

「沒錯,遠在明鄭時期就有人在這裡居住了。」






『沈光文,字文開,父祖輩曾是明朝宰相,自小飽讀詩書

明朝福王時,與史可法一起抗清,後隨魯王退守浙江

魯王兵敗,他隱居普陀山為僧,明鄭時期,鄭成功禮聘沈光文。

鄭經嗣位,沈光文作賦諷刺政權,惹出殺身之危

遂逃往大崗山、羅漢門等地,並在羅漢門(今內門)出家為僧

之後流離至目加溜灣社(今善化一帶),在此宣揚儒家思想

教導當地平埔族讀書識字,並為他們治病,乃至終老,葬於善化。

民國71年中秋節,善化居民為了紀念沈光文

造像入祀慶安宮後殿,與5位文昌君一起供奉,並為其建造一座紀念碑。

慶安宮東側2樓新成立規劃的沈光文紀念廳

由文建會、原台南縣政府、廟方共同補助經費修建

慶安宮管委會特邀書法名家王九儒、謝永田等人書寫沈公詩文展出。』





「妳還記得三年前我載妳來善化參加妳同學婚宴的事情嗎?」

「咦?那家餐廳在這附近喔!」

「對啊!等一下應該會經過吧!」


三年之前,我和ROSE只是交往半年的男女朋友

三年之後,我和ROSE也從情侶變成夫妻了

沿著178縣道,我倆繼續追尋過往的青春回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LDdog0321 的頭像
    OLDdog0321

    OLDdog0321的部落格

    OLDdog0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