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石門洞位於石門鄉尖鹿村海岸,是北部濱海公路上赫赫有名的觀光景點。

清朝乾隆年間,先民到此地開墾

就用海邊這座形狀像拱門的海蝕洞,替此地命名為石門。

台灣光復以後,沿用此為鄉名。石門鄉同時也是台灣最北的一個鄉。




石門地形在地形學稱為「海蝕拱門」,是海蝕地形的奇景

百萬年前大屯山火山群噴發後,堆積了厚厚的火山熔岩與碎礫

爾後因豪雨造成山崩,於是砂土和岩塊被流衝下來,

在海岸邊重新堆積形成一小山頭

岩層因受海浪長期侵蝕而形成海蝕洞

再經過長期海浪沖擊,將岩壁貫穿,而形成海拱。




由於海拱是經由海蝕作用形成,所以當初應該是發育在海平面附近

然而目前岩洞基部已高出海平面約2公尺,洞頂海拔有10餘公尺

這個現象可說明此地受地殼上昇運動的影響

地面抬升,拱門因而離開海面,停止了海水的侵蝕,才能保留住現今的景觀』

(引用自http://www.shihmen.tpc.gov.tw/_file/1677/SG/28632/D.html)




我們驅車來到「劉家肉粽」,將車停放在旁邊的巷子

走進店裡買了一些粽子,然後就往石門洞的方向走過去




「好漂亮喔!海水真藍。」

「嗯,今天的天氣實在太好了。」

「我們走那座橋到那小島上吃東西!」




有一座拱橋連接海岸與礁岩小島,我們就走到那小島上

這塊礁岩島上許多有水的坑洞都能看見螃蟹和藻類的蹤跡




雖然是小小的天地,卻自成一個生態的世界

我們邊吃粽子邊近距離欣賞這幅碧海藍天的美麗圖畫




「上次我帶媽媽和阿姨來,她們都不敢走來這小島。」

「為什麼?」

「我媽媽怕水吧!所以都是站得遠遠的...」

「還好吧!不要太靠近岸邊就可以了。」




吃完粽子後,我們走過拱橋,看到眼前這座礁岩小丘上似乎有顆三角點




我就爬上去一探究竟,發現上頭標示「台北縣政府」的字樣




不是三角點,真正用途是什麼我就不清楚了




不過,站在高處看海景,感覺似乎更壯闊呢!




在石門洞,我們遇見北海岸最美的海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LDdog0321 的頭像
    OLDdog0321

    OLDdog0321的部落格

    OLDdog0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