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簡介】

新莊路387巷是搬運米糧的通路,也是農民販賣剩餘米糧的地方

從前新莊平原盛產稻米,供應範圍廣及中國大陸沿海

新莊街因此成為米糧批發中心。

新莊昔日為米糧產地又為港口要埠,而新莊路更為米糧的集散地

米市巷即為當時搬運米糧至碼頭的必經之地

也是農民販賣米糧之處,因而得名。

鮮為人知的是,板橋林本源家族始祖林應寅、林平侯於乾隆四十三年來台時

剛開始就是在此經營米、鹽生意。

此外,大陸來的商船會在本地港口卸下貨物並補充其他貨源再回大陸去。

每當大陸載貨船來到本地,苦力們就扛著自船上剛卸下的貨

沿著此巷走到新莊街交給店家

這時船家會買米裝滿船運回大陸,這條路成了搬運米糧的通路

所以新莊人才會稱此巷為米市巷。





【漫遊】

走完挑水巷和戲館巷,我進入了米市巷

同樣在新莊路的巷口牆上設有一塊解說牌

藉此可以瞭解「米市巷」之名的源由


新莊早期貿易興盛、千帆林立,各行各業雲集

當時的人直接以職業類別幫巷弄取名

因此有了挑水巷、米市巷、戲館巷、鹹菜巷、豬哥巷等名稱

隨著港口沒落,許多老行業早已消失,甚至連巷弄都不見

為讓現代人了解先人的生活,新莊市公所在小巷弄間設置解說牌

逛廟街的同時,不妨穿梭這些具有歷史典故的巷弄

抬頭看看牆上解說,感受新莊老街風華。

(僅挑水巷、戲館巷、米市巷設有解說牌)





走到巷底,會看見一間相當特別的廟宇─潮江寺


『潮江寺,是一棟二層建築

融合了閩南、新巴洛克與日式風格的建築和裝飾

屋頂有西式的女兒牆,二樓突出的短陽台則有仿維多利亞式的泥塑欄桿。

上層牌樓題「潮江寺」供奉的主神是觀世音菩薩

下層門額「福德祠」則是供奉福德正神,為福德祠。

一樓和二樓之間以狹隘陡峭只能一人行走的木造手扶梯相連

建築物本身並不大,內部略顯狹窄。

一樓門上有「德在人修、福由天降」題字

二樓門上有「潮音振耳、江水澄心」題字。

清朝時期,這棟房子是碼頭工人休息的寮房。

漳泉械鬥之後,新莊人為防範板橋的漳州人

於是在樓上設立瞭望台,以做警戒之用。

日治時期,才將這棟樓房改為「潮江寺」

做為寺廟,使用迄今。』





我走訪過的廟宇也不算少了,建築形式就外觀而言是大同小異

記得第一次看到潮江寺的時候,還以為這是間民宅

仔細一看,發現福德祠和潮江寺兩塊牌匾,才確定這是間廟

但又讓我覺得特別的是,一間廟竟然掛了兩塊牌匾

一般廟宇祀奉的神明可能有好幾尊,但通常只會有一塊代表廟名的牌匾

像潮江寺和福德祠分成上、下二層分別供奉不同主神且各有不同的祠寺名稱

在台灣眾多寺廟中,算是相當罕見的形式


走一趟米市巷,不僅瞭解了過往今昔的歷史典故

也可以欣賞融合中、西、日建築之美的潮江寺福德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Ddog0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