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開瑪家鄉,向泰武鄉挺進
沒有刻意設定什麼目標非去不可
只想繞著山路隨意而行,看看這處深邃山林
依偎在北大武山懷抱中的排灣族人,散居在泰武鄉內各部落
分布很零散,往往部落與部落之間就隔了好幾座山
我從鄉治所在的佳平部落一路蜿蜒而上
高度急遽攀升,可以遠眺屏東縣平原鄉鎮的景觀
還很清楚看到剛才爬行的山路,好像千層糕似的堆疊上來
然後,我來到了泰武部落,看見「北大武山登山口」的指示牌
不禁心中一陣熱血沸騰起來:「北大武山耶!就算不能爬,好歹去瞧瞧登山口...」
於是,我騎車朝登山口方向而去
北大武山是台灣五岳之一,也是排灣族的聖山
高度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中,北大武山是分布最南邊的
因此,北大武山不管在屏東地區的哪個位置,只要抬頭往東邊一看
幾乎都可以看到那一枝獨秀的巍峨山容
然而,我已經來到如此接近登山口的地方,卻始終無法看清其容顏
因為雲霧繚繞,掩蓋住高聳的山頭,氣溫也隨著海拔高度的攀升而遞降
奮力爬到水泥路段的盡頭,眼前出現的是碎石路面
不想讓愛車太傷,還是步行吧!
從這裡開始,可以看到路旁停了一些汽車和機車
所以能確定登山口就在前方不遠處才對
但是,我並沒有打算爬山,也沒有辦理甲種入山證
所以我不敢太過深入,就在這條碎石路上徘徊,看看風景也好
雖然心裡還是很想看看北大武山的面貌.....(再走一小段路就好)
啊.....下雨了....(這是山神在提醒我不要貿然闖入嗎?)
好吧!我知道了...等我有了萬全的準備後,再來拜訪您吧!北大武山....
回到泰武部落,這裡有塊「大武山之神」的圖騰
在排灣族的傳統文化中,太陽、陶壺、蛇都是很重要的象徵
所以不管你在哪個地方,都看得見這些象徵的圖案或雕刻
走進泰武國小,在校園裡也會發現這些文化象徵
學校的公布欄上,貼著許多風景照片,介紹泰武之美
還有祝賀某某同學參加比賽得獎的海報
雖然泰武的人口不多,卻產生不少傑出的人才
有一位曾經代表台灣參加雪梨奧運開幕表演活動,吹奏排灣鼻笛的少年
擁有全屏東縣兩個博士學位的國中校長其中之一
泰武國中更曾經連續三年奪得屏東縣男子田徑冠軍
他們是北大武山的子民,在祖靈的庇佑下,昂然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打造屬於自己的家園,發揚傳統的原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