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巴克禮公園佔地約三公頃,原是台南市政府預定開闢的十八號公園
1993年動工,然而因部分土地分屬市有及台南縣所有
隨後便因官司而導致此地荒廢十年之久,造成此處堆滿了大量建築廢棄物,甚至被附近居民戲稱為「垃圾公園」。
這樣的景況直到2001年起,由當地崇明里李仁慈里長主動發起清理廢棄物
並透過市政府與民間社團的大力協助才得以重見天日
費時約一年半,除整治除清理垃圾與廢棄物之外
還包含重新舖設步道、加強植栽剪修、重新挖掘渠道、截取湧泉讓水質淨化等
並在邊坡上遍撒波斯菊及油菜花的種子。
自2003年開始,市府結合民間的力量開始逐步投入公園重生的行動,進行一系列的規劃與活動。
巴克禮公園是一處具有濕地的公園,在都會區內格外顯得難能可貴
園內少有人工設施,大多是天然景觀與動植物
除了有喬、灌木等陸域植物之外,並有多種鳥類、兩棲類及昆蟲
在水生植物方面則有荷花、睡蓮、水芙蓉與布袋蓮等
是一座擁有豐富動植物生態的都會生態公園,巴克禮公園已成為台南旅遊的休閒地標之一。
巴克禮公園為竹溪的發源地之一,在荷治時期,此湖泊與台南市立文化中心的水塘本是一塘
名曰「荷蘭埤」,又名「夢湖」,公園在開挖之前,特地順著圖面挖出湧泉
讓塵封已久的灌溉水道和埤塘再度重現,也為公園注入活水。
巴克禮公園周圍環繞著一條小河,河面上橫跨一座拱橋
目前園內水道種植觀音睡蓮,並在夢湖植栽大王睡蓮。
同時也在巴克禮公園入口意象前段水道的兩側邊坡裸露地,種植矮仙丹及金露花等 蜜源植物
吸引更多蝴蝶在公園裡翩翩起舞
當您計畫來趟生態旅遊時,別忘了巴克禮公園是您最佳的選擇!
(引用自http://travel.tw.tranews.com/view/tainan/pakeli/)
【漫遊】
這一天早上,我們一家四口開車前往巴克禮公園
將車停放在文化中心前的停車格,先去文化中心逛逛
「亮亮,妳看那裏有松鼠喔!」
「哇~~好多隻松鼠!」
「池邊那裡也有鴿子。」
亮亮很喜歡動物,在市區要看到野生動物可不容易
除了在大街小巷出沒的貓狗以外,松鼠和鴿子應該也算常見的動物
不過牠們的身影通常只會出現在公園或綠地
文化中心也是可以近距離看到松鼠和鴿子的場所之一
在文化中心逛了一會兒,就往對面的巴克禮公園而行
前一陣子老婆才帶亮光姐弟和我媽來這裡玩
亮亮在此玩沙、撿樹葉,玩的很開心,直說還要再來
今天就讓亮亮好好地玩個過癮,小光還是只有看戲的分
「妳們上次來有去走後面新開放的二期公園嗎?」
「啊?還有二期公園?我不知道耶!」
「妳們應該沒注意到...我們去看看吧!」
巴克禮紀念公園擴建工程於一月底落成啟用
這是台灣第一座保存多數原有生態的「荒野公園」。
為了保護螢火蟲,公園中有螢火蟲棲地、蜜源植物區復育及創造生物廊道
為保護白鷺鷥、紅冠水雞、翠鳥等鳥類棲息空間,也規劃園區滯洪池
並採抬高木棧道的方式,與公園的動、植物友善的和平共存
綠意盎然,生機無限,漫步其中相當舒服
相形之下,另一邊的櫻花公園區就是個很明顯的敗筆了
「我一直搞不懂在這裡種植櫻花樹的用意。」
「有開過花嗎?」
「天氣這麼熱,妳覺得呢?」
不是說種櫻花樹不好,問題在於台南平地的氣候根本不適合櫻花生長
其實還有其它更適合的原生樹種可以取而代之
就看政府有沒有來個全部砍掉重練的魄力了
逛完巴克禮公園,準備走回文化中心的時候
老媽竟然騎機車迎面而來,讓我們都嚇了一大跳
原來是老媽在附近的教會上完課程後,打電話回家
聽到老爸說我們的行程後,就直接騎車追過來了
愛孫心切,老媽真是掩藏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