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吉安鄉東臨太平洋,北鄰花蓮市,西毗秀林鄉,南界壽豐鄉。
面積有六十五平方公里,人口約八萬人。
本鄉以前是阿美族的盤踞之地,阿美族稱此為「知卡宣」
意為出產薪柴甚多的地方,漢人音譯為「七腳川」。
日據時,日本人將之改為「吉野村」。
光復後,仍沿用舊名為吉野鄉
後因吉野兩字日本味太重,乃於民國三十七年元旦下式改名為「吉安鄉」。
本鄉位於中央山脈東側
西倚慈雲山(屬中央山脈東台岩片的七腳川山系)海拔高度約二千三百公尺
聳立如屏、翠綠如畫,一片蒼翠蓊鬱、青山綠野,景觀天成。
吉安平原規畫整齊之農田阡陌縱橫,景色如織
太平洋的碧海藍天,風雲變幻,交相輝映
彷彿別有一番人間天地,令人心神響往。
吉安鄉是我們花蓮縣最具發展力的鄉鎮
人口僅次於花蓮市,為全縣第二,但其面積卻是花蓮市的兩倍有餘。
境內多為廣闊的沖積平原,地質肥沃水源充沛
加上受太平洋氣流之調節,氣候溫和,地理環境條件得天獨厚。
本鄉水因毗鄰花蓮市,鄉民進出都以花蓮市為中心
成為花蓮市的工商業腹地,因而工商發展迅速。
除工商發達外,還是地靈人傑之處,是個可以讓人事吉安居的好地方。』
(引用自http://jian.pgo.tw/spot.php?ID=973009)
【獨行】
第三天的清晨,仍舊起了個大早
但今天不打算去爬山了,想花點時間在附近走走
在我們這趟旅行住宿的這個地方─吉安鄉
關於吉安這個地方,我似乎沒有留下特別的旅遊回憶
仔細翻閱我的花蓮旅行日記,除了慶修院之外
http://blog.xuite.net/oldog0321/wretch/152632887)
還真的沒有出現其他有關於「吉安鄉」的紀錄咧!
或許是因為吉安就夾在壽豐和花蓮市區之間,因此我總是匆匆路過
這次算是我第一次在吉安鄉住宿、走訪這裡的景點吧!
來到「吉安好客藝術村」,這是今年五月才正式啟用的一個景點
『吉安好客藝術村位於吉安鄉北側
在吉安鄉客家發展中具有地方意義、歷史背景或景觀特色的空間
吉安鄉長黃馨指出,好客藝術村現址為民國初年時期日本第一個最大的官營移民村-「吉野移民村」
而為撫慰移民的思鄉之情,明治四十五年(西元1912年)於宮前聚落興建花蓮第一座神社
吉野神社在八年抗戰結束後被拆除作為軍營使用,改建為慶豐(宮前)營區
僅留下<吉野神社鎮座紀念碑>及<吉野拓地開村記念碑>
現今闢建為吉安好客藝術村,面積達九千四百平方公尺的吉安好客藝術村
營區內有十一棟建築,軍方退出後一直閒置至今
經鄉公所與國防部協調後,採無償撥用方式由鄉公所管理。
在吉安鄉公所重新進行空間改善及妥善規劃利用下,成為城鄉景觀的焦點
反映出公園綠地無可取代的深厚氣質,體現再生空間「客家精神」的目標。』
(節錄自http://www.ji-an.gov.tw/News/Content/28942)
我來的時間尚早,所以園區內的各展館都沒開門
不過已經有一些民眾在此做運動
這裡緊鄰著一大片草地,就是吉野神社的遺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