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和家人吃飯的時候,經常聽父母提到一些台南的古地名

那些地名現在已經不再沿用,但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名字

其中一個名為「十八洞街」的地方,讓我特別感興趣

老媽:「因為那個地方有十八個出入口,所以才叫十八洞。」

老爸:「不過現在有好幾個出入口被封住,應該沒有十八洞了。」

老媽指著一張日治時期的地圖,說明十八洞街的範圍

大概就是現在的海安路、成功路、西門路、民族路所圍住的區域

老爸也說那裡面還保存不少老房子,值得前去尋幽訪勝





利用春節假期的某一天

我騎腳踏車進行這趟「鑽洞之旅」

『現在的成功路313巷,為普濟殿七角頭之一

清代有謂"十八水洞"之稱

十八洞的人民愛練拳腳武術,民風強悍,又有謂"閩南十八洞".

而十八洞東側的成功路和西門路交口

曾經是販賣蕃薯集中地,俗稱蕃薯簽市

也就是西門分市場,後來因為道路興建而消失.』





就從成功路的某一巷子口進去,彷彿穿過時光隧道




我來到了一處充滿舊時風情的古老街區




狹窄的巷弄、木造的房子,居民在家門前擺放椅子和鄰居聊天

和人車洶湧的成功路呈現強烈的對比




沿著普濟街續行,穿過國華街,來到了普濟殿





『普濟殿創建於明永曆年間,原為佛教寺廟,主祀觀音菩薩,人稱「普濟寺」。

普濟殿因位於城外,而兼有「會館」性質

經常供錯過進城時間的商旅人士借住一宿

傳聞曾有一同安人借宿,隨身攜帶的池府王爺神像因故留祀寺內

沒想到香火日盛,竟逐漸成為寺廟主神,使「普濟寺」改稱為「普濟廟」。

又,據聞寧靖王朱術桂經常遊憩普濟廟,故賜予「普濟殿」之名。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普濟殿初次重建落成,方向由坐南朝北改為坐北朝南

乾隆十一年(1746年),石文耀等人曾發起重修

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石克纘等人再度發起重修

當時住持僧邇蓮禪師,出錢購得普濟殿右側土地加蓋偏殿

奠定一本殿一偏殿的基本規模

此後經歷數次重修,卻於日治時代末期,遭盟軍轟炸,廟前拜亭毀損

民國三十四年,再次發起重修;民國六十三年,又再度重修,始成今貌。

(節錄自《王城氣度》第廿二期)』





普濟殿是當地的信仰中心,歷史悠久,廣場旁還保存幾座石碑




當年在進行台閩地區古蹟調查的時候,據說普濟殿是可以名列一級古蹟的

卻因其經過多次重修改建失去原貌,而喪失古蹟的資格,改列歷史建築

此一說法的緣由不可考,沒有任何官方資料可以佐證




如果真的按此標準來評定的話,那台南有很多古蹟都會失格了

有哪一個古蹟是從來沒有改建重修過的呢?





在十八洞街的巷弄裡漫遊,我持續尋找著府城古街道的歷史角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Ddog0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