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近中午的時候,抵達三重,聯絡ROSE出來接我
過了一會兒,ROSE開車出面迎接
本來我們是打算騎車進行這趟旅行,但天氣預報說這幾天會有冷氣團報到
所以ROSE就提議開車,如此一來就能風雨無阻來遊玩了
沒想到,今天的天氣倒是挺暖和的,完全沒有會下雨的跡象
反正能出來玩最重要,使用什麼交通工具都無所謂
不過,ROSE卻說:「其實還有個重要的原因,使我改變心意要開車。」
我問:「是什麼?」
ROSE:「嗯.....我帶的行李太多了,騎車一定放不下。」
我:「啊?行李太多?妳到底帶多少行李?」
ROSE:「除了後座的背包,後車廂還有兩個手提行李袋....」
我(疑惑不解):「呃?我們只是去太平山,又不是要出國。」
ROSE:「哎呀.....山上很冷,有很多衣服要帶嘛!」
女孩子出個門果然是大費周章的事,哪像我所有家當一個背包就解決了
我們先到便利商店買些乾糧飲水,然後直接驅車準備前往平溪
開車有開車的好處,至少可以避開擁擠的市區車潮
走高速公路下交流道就接上通往平溪的106縣道
我:「這裡我有印象,四年前我曾經騎車走這條路前往東北角...」
ROSE:「喔?去過那些地方呢?」
我:「到了九份,然後又去福隆...隔天就去找妳啦!」
ROSE:「我想起來了,去陽明山那一次嘛!」
我:「我還記得,那時候經過平溪時想找加油站,卻遍尋不著,硬是撐到瑞芳才加油。」
已經四年了啊....時間過得真快,對106縣道沿途景色的印象完全模糊了
只記得當初為了找加油站、害怕騎到沒油「顧車」的困境
抵達今天的第一個景點─菁桐車站
停好車,我們步行走進菁桐老街,欣賞平溪線終點站的風情
假日的老街,加上良好舒適的天氣,果然是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
平溪鄉曾經是台灣最重要的煤礦產地,而菁桐就是運煤量最大的火車站
想要初步瞭解這裡的歷史,可以走進菁桐礦業館
館內有許多圖片展示和文物資料供遊客追尋此地過往的生活
我和ROSE還研究起當年採礦工人的薪資所得
ROSE:「不錯耶!他們的月收入都有六萬多...」
我:「亂講,民國五十幾年那來的月薪六萬?」
ROSE:「咦?可是這裡明明寫這樣呀...」
我:「我看一下.....笨蛋,後面兩位數是小數點啦!」
ROSE:「小數點?怎麼可能呢?」
我:「那時候最小單位的貨幣是一毛錢,我小時候還看過五角的硬幣啊!」
ROSE:「聽你這麼說,好像真的有...」
我:「用常識想嘛,現在要月入六萬就不容易了,四十多年前更不可能!」
經過我一番解說之後,ROSE終於接受我的說法了
雖然她的女性直覺很準,但生活常識卻嚴重欠缺,該說是個性太過單純的關係嗎?
參觀完礦業館的展示,我們越過鐵軌,往對面的山徑走上去
來到石底大斜坑,這是台灣開採最久、工作面最廣、最深的礦坑
和我們之前看過的瑞三本礦坑口一樣,已經都封閉起來了
遊客只能站在外部,緬懷這處象徵台灣煤礦歷史的重要里程碑
附近還留有一些殘破的建築物,我們推側應該是當年的辦公室之類的場所
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建築物內部的牆壁長滿的樹木藤蔓
我說:「這裡感覺很像安平樹屋啊...」
ROSE:「安平樹屋?在哪裡?」
我:「就在安平古堡附近,德記洋行旁邊,那裡的樹木與屋舍幾乎已經合為一體了。」
ROSE:「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我:「這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接著,我們沿著鐵軌走到菁桐國小
ROSE原本以這裡可能跟碩仁國小一樣,已經廢校
但我認為此地村落的居民仍多,應該學校還是存在的
走進學校一看,證明我的判斷是對的,晃了一下就折返
揮別菁桐車站,準備移動到下個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