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簡介】

根據清乾隆四十三年(西元1778年)

臺灣知府蔣元樞的《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所繪

城隍廟原是一座四殿兩廂房式的廟宇建築。

除第一進頭門外,依次是正殿、後殿及大士殿。

大士殿的右側,設有紀念臺灣知府蔣毓英的蔣公祠。

頭門目前並建有稍高的戲臺一座。

平面上看,已較《重修城隍廟圖》碑上所刻的規模寬大。

今天所見的臺灣府城隍廟,坐北朝南,是歷經多次修建的結果。

廟前原有寬廣的廟埕,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劃為道路用地

一九八二年,青年路拓寬為十五公尺的道路

使得前殿緊臨道路,成為臨衝的廟宇。

平面配置成二開間的三殿兩廂房形式。

前殿與正殿間有拜亭連接,除亭的兩側狹窄的天井可以採光外

兩殿幾乎已成為一體。

從中央大門入口檯頭仰望,高懸的匾額上題有碩大的「爾來了」三個字

象徵著城隍爺無上的權威,也是臺灣府城三大名匾之一。

進了大門回首仰望,又見超大型的算盤高高地掛在門楣上方

用來算是非,昭天理,觀人棄惡為善的。

(引用自http://tour.tainan.gov.tw/pda/View/DealData.aspx?SN=318)





【漫遊】

明清以後,幾乎各地官署附近都設城隍廟

地方父母官新上任,要先到城隍廟舉行奉告典禮才赴任

而民間城隍爺信仰是護國祐民之神,也是賞罰分明的司法神

能「司陰陽,察善惡,辨是非,定功過」,全台至少有8、90間城隍廟。

台南的台灣府城隍廟,相傳建於明永曆二十三年(西元1669年)

在當時東安坊郡署的右側,時稱承天府城隍廟,是台灣最早的官建城隍廟。

清康熙三十二年(西元1693年),改稱台灣府城隍廟,是最早的整修文獻紀錄。



在府城隍廟旁、靠近早餐店的這一側,設有一塊「台灣府署遺址碑」

台灣府署是清朝雍正年間所成立的台灣最高行政機關

然而現在卻沒有任何遺留下來的殘跡可以考據

就連遺址碑所設置的地點其實也不是府署的原址

從一些文獻資料來看,台灣府署的現址應該在青年路與衛民街之間

歷經幾百年來的政權更迭所進行的破壞與建設

時至今日,台灣府署已經連一片一瓦都無從追尋了






相形之下,府城隍廟卻依舊存在

或許是民間信仰的力量比較強大,官方很難動搖人民的宗教立場

儘管廟宇本身的規模經過多次道路徵收而被迫縮小

府城隍廟走過風雨飄搖的三百年歲月,始終在此屹立不搖





從府城隍廟到民權路口的這段路,古街名稱為亭仔腳街

當年馬雅各在五條港宣教失利,被迫離開後,就是在此重起爐灶

當時行醫傳教的場所是「舊樓」,有別於後來新蓋的新樓醫院

如今舊樓已不復存在,但新樓醫院對台南人的影響依舊深遠


19世紀末的亭仔腳街是傳統信仰與西方宗教雜然並陳之地

到了21世紀,這段路仍然可看到廟宇與教會相鄰的景象

亭仔腳街從古至今,儼然是宗教信仰自由的一個縮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Ddog0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