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簡介】

本廟自古稱南廠保安宮,一般稱「王宮」

除了是北、中、南、東頭角四角頭之信仰中心,也是西區規模最大的王爺廟。

創建年代為康熙五十七年(1718)

一說清康熙3年(西元 1663)鄭成功部屬為紀念延平郡王趕走荷蘭人

收復台灣以及護航戰船有功之五主神像而建

保安宮全名為「代天府保安宮」,供奉「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金身。

乾隆卅七年(西元一七七二年)信徒林雲氏等起發重修一次

捐獻代天府金字匾此有廟內代天府

保安宮兩幅木區可考,亦可推知最初之廟名就是代天府

清同治六年,有船商張帆尾者

因在航海中遇風險,祈禱王爺護航,果穫安然返港

乃獻金二千圓,並發起籌款,計募資四千多元

重建中殿、前殿以及廟廊規模宏偉,為該廟嶄新的一頁。

光緒二年增設佛祖廳並修繕一次。

民國二年境內仕紳邱老得、高國俊等再倡首重修之

民國十二年,改建廟室,然後建三朝祈安清醮大典

民國廿二年,原拜亭因礙路被拆,再重建為現在拜亭,並油漆刷新廟貌。

抗戰期間,本廟神聖益發成靈、讓除一切災害,保護境氏安然無事

民國卅六年,台灣光復,信仰復盛

眾人推選玉臨、侯石、吳澎湖、王老才、黃車、柯本、謝惡骨、施壽等

發起捐金增建後殿及 廟室,以資紀念神恩之偉大

經這次之增建和重修後成 為金碧輝煌,宏華壯麗之廟宇。

民國四十五年,本廟為開闊財源,籌備基金

乃於建設保安市場攤位之際,董事會並悉善會參加興建四座攤位

就其利益收入充為修建基金。

民國四十九年農曆十月十日,眾議重修

遂於同月十五日成立「保安宮重修委員會」從事修建事宜

五十年元月五日起工,仝年十月卅日竣工

廟貌煥然一新,十一月一日舉行四十年來最盛大之五朝祈安大醮

民國六十八年(西元一九七九年),配合市政府政策自動拆除后殿

使新南路(現府前路))順利開闢。

又順應未來海安路拓寬,本宮西廂將成騎樓,實廟宇缺憾。

為重振本宮威赫及嗣後之利,依法改建並擴建為二層樓廟殿宇

面積約三百坪,二樓合計約六百坪

自民國六十八年農曆十一月十二日辰時僱工興建

神明保佑民眾鴻福,歷經六年,於七十四年仲秋順利完工。

就此宮殿凌霄宏偉氣勢狀觀,顯現神威,國富民強,萬民之福也。

(引用自http://www.bao-an.org/chinese/history.html)





【漫遊】

提到台南小吃的密集地,一般人馬上會聯想到石精臼或國華街

事實上每逢假日,這兩地的確都是觀光客最愛覓食的去處

不過還有一個也是小吃的聚落,是外地遊客較陌生

這裡沒有什麼著名的古蹟景點加持,所以較少看到遊客的聚集

幾乎都是在地人或內行的饕客在此擇其所愛

鹹粥、牛肉湯、蝦仁飯、米糕、浮水魚羹...應有盡有

這裡就是台南小吃的超級戰區─保安路小吃





保安路小吃因路口的保安宮而得名

保安宮古名「王宮」,廟外當地稱「王宮口」

此地的廟口小吃,當地稱「王宮口小吃」

其實我對這一帶始終都很陌生,但爺爺生前對這裡似乎特別有感情

爺爺年輕的時候住在正興街,在大菜市經營魚攤生意

於舊城區出生、成長、結婚、繼承家業,他是個道地的老台南人

年老之後才搬到安南區,輪流與父親和兩位叔叔同住

在爺爺的行動愈來愈不方便,無法自己騎車出門後

有幾次爺爺就要我載他出門,說想去以前的理髮店修剪頭髮




當時我很好奇地問:「附近就有理髮店了,為什麼要跑到市區?」

爺爺說:「我不習慣這裡的理髮店,還是以前那間好。」

爺爺所說的理髮店就位於保安宮前的老街坊

光是看這一排古色古香的街屋,就知道這裡很有歷史了

這間理髮店應該就是爺爺從年輕時就習慣去的店家吧!





有一次爺爺剪完頭髮後,說想要吃點東西

也是在保安宮前的一家攤子,點了兩份魷魚和我一起吃

那位老闆也是年紀很大的長者,爺爺問他今年幾歲

老闆說:「今年滿78歲了。」

爺爺笑著說:「還年輕啦!我都84歲了。」

這應該是我成年之後第一次和爺爺一起吃路邊攤

但也是最後一次,那一年的夏天爺爺就去世了...





有一段時間,我都避免來到保安路這一帶,怕會觸景傷情

多年之後,當ROSE跟我說海安路有家蝦仁飯很好吃

我帶她來到這裡,才發現保安宮就在不遠處

以前我都沒注意到,原來這附近是台南小吃的重鎮

保安宮前的老街依舊存在,爺爺常去的理髮店仍然在營業

至於那家路邊攤,招牌不變,但那位長者是否還守著這個攤子呢?

這一天,或許是時間還早,我沒有看到老闆

我倒是希望老闆已經交棒,退休在家享清福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Ddog0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