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簡介】

德化堂為臺南三座龍華派齋教廟堂之一

明憲宗成化十四年 (西元一四七八年)山東萊州府即墨人羅因創立龍華派齋教

於清乾隆年間逐漸傳入臺南

當時的德化堂第一落為中央入口退凹的山門

第二落為正堂,供奉觀音佛祖及該教創始人羅因

第三落及在石廂房為信徒宅居之地。

清光緒二十七年 (西元一九0一年)以後

經多次翻修後,部分文物移併入德化堂中。 

德化堂和其他傳統齋堂一樣採用民居造形

原為三進兩廂的四合院傳統建築

日據時期因開闢道路,多次翻修,現為二進兩廂的三合院形式。

大門為凹壽形式,門神彩繪四大天王,椅手持法器,喻「風調雨順」

後方拜殿現已改為講堂使用,正殿供奉觀音佛祖兩尊

除了原有的觀音像外,另一尊為德善堂所有

觀音像右側為本派祖師羅祖塑像。

(引用自http://emmm.tw/L3_content.php?L3_id=30300)



【漫遊】

在日本攻讀博士學位的表弟回台南老家休假

又找了一些關於佛頭港的文獻資料來和老爸討論

聊到一個段落,表弟問我:「三哥,你是不是去過美濃的敬字亭?」

「嗯,我去過其中一個。」

「會很難找嗎?」

「很好找啦!就在馬路邊而已,還有個牌子。」

「有時間的話我想去看看。」

「如果只是想看敬字亭,台南市區就有囉!」

「台南也有敬字亭?」

「一個在德化堂裡面,一個在永華宮旁。」


不要說表弟,就連老爸也不曉得台南有敬字亭

我也是從別人的文章中才知道敬字亭的存在

秉持求證的精神,我還是親自跑一趟去看看吧!





『惜字亭,又稱敬字亭、聖蹟亭、敬聖亭、字紙亭、惜字爐等

外形類似燒化金紙的金爐,但聖蹟亭僅用來焚化寫文字的殘書或廢紙

多出現在寺廟、庄頭、或書院週遭。

其起源最住要主要與中國人敬惜字紙的觀念有關。

由於傳統社會裡,能讀書識字的人口比例很低

對於文盲而言,讀書人能解讀「文字」這類抽象的符號

進而增加農業生產成為社群領袖,甚至因而獲取功名從此改變人生。

再加上書籍取得不易,使得讀書人更加珍惜寫有文字的紙張及書冊

一般民眾更是不敢妄加褻瀆。

惜敬字紙的文化遍佈於各種族群之中,惜字亭更是個活的傳統

我們可以藉由存在的事物延續傳統對文化的重視

了解我們是真的以文立國的國家

知道文化的觀念已經建立到偏遠的鄉村

即使時空改變,惜字亭是個實證

故現存的聖蹟亭多被視為文化古蹟而更加以維護。』





騎車沿著府前路而行,德化堂就在大馬路旁而已

和其它名勝古蹟相比之下,德化堂是個低調的景點

儘管在車水馬龍的馬路旁邊,卻沒有任何遊客

雖然大門敞開,但沒有人出入,ROSE還以為這裡沒有開放


「老實說,我也是第一次走進德化堂。」

「你以前沒來過啊?」

「我知道這裡是古蹟,但還是騎車呼嘯而過嘛!」


德化堂的惜字亭保存狀況相當良好,和德化堂一樣,是個低調的存在

如果沒有這塊解說牌,一般人大概會誤以為這是香爐吧!

看完德化堂的惜字亭,我們準備去尋找永華宮的惜字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Ddog0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