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宜蘭之旅IV【第七章】光陰的故事

【簡介】

礁溪成功新村居民當初是由來自下大陳的146戶526人所組成

由營造相關專業人員負責砌磚

大陳居民則負責攪拌水泥、搬運材料、挑磚等工作。

成功新村在1956年7月落成,居民於7月29日與8月1日分兩批進住。   

礁溪成功新村房舍共有三種規格:

四口之家住在3.5坪的一層平房中,有109間

六口之家住在6坪的一層平房,有29間

七口之家則住在近7坪的一層平房,有8間。

整個礁溪成功新村共有146間房舍。   

除了住家房舍外,尚設置了許多公共空間或設施。

公共空間包括:大禮堂,或稱「公房」

後因火災燒毀,於1993年改建為「武聖廟」

工廠,約750坪,曾製造過鞭炮、草繩袋、啤酒木箱、藤椅

衣架、糖果、紙捲軸、陀螺、書架與填充玩具,現已廢棄拆除成為空地。

公共設施包括:飲用水井、溫泉水井、公共廁所(5座)等。

(引用自https://curation.culture.tw/Curation/CollectionItem?ListId=67&Id=53982&A=68&Q=%25E5%2585%25AC%25E5%2585%25B1%25E5%25BB%2581%25E6%2589%2580&QF=&Type=&Source=&PageSize=12&P=2&ListMode=gridMode-30-50&HQ=0

宜蘭之旅IV【第七章】光陰的故事

【散步】

我和平常一樣,早上六點起床,正準備要外出之際

老婆竟然醒來了,她不想繼續睡

難得老婆和我一樣早起,就跟我去外面走走吧!

宜蘭之旅IV【第七章】光陰的故事

「對面那是什麼地方?」

「成功新村....感覺像是眷村。」

「眷村?現在還有嗎?」

「大部分都拆除改建成大樓了,少部分會變成文化園區。」

「我們進去看看吧!」

宜蘭之旅IV【第七章】光陰的故事

早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為了安置大批軍人與眷屬

會在特定區域蓋房子供這些軍民住宿,這些聚落就稱為「眷村」

隨著時間的流逝,眷村早期的建築物逐漸腐朽頹圯

於是大部分的眷村都拆除重建,變成現代化的社區大樓

我所居住的五股就有貿商二村和陸光新村是由老眷村改建而成

僅有少數眷村會保留一些尚稱完整的房舍,規劃成文化園區

像是台南的水交社文化園區,或是三重的空軍一村

https://olddog0321.pixnet.net/blog/post/467863178

宜蘭之旅IV【第七章】光陰的故事

「這裡感覺很不像眷村啊!有新大樓也有老房子...」

「或許有些先談好的就先改建吧!」

「這些老房子有的還有住人耶!」

「住裡面感覺很辛苦...」

眷村的土地都是國有地,照理說應該都會整批打掉重建

所以我也不太清楚為何成功新村裡面有新舊建築並陳的現象

至於老婆質疑這裡可能不是眷村,我想是她多疑了

光看廣場還豎立著一尊蔣公銅像,是眷村的事實就很明確啦!

宜蘭之旅IV【第七章】光陰的故事

早期跟隨政府來台的軍人和家屬,也是歷經顛沛流離

被迫離開故鄉,來到異鄉落地生根

一轉眼數十寒暑過去,故鄉已成他鄉

多少悲歡離合的歲月,悄然而逝

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繼續譜寫這段光陰的故事

生長於和平時代的人們,應該無法體會他們的心境吧!

宜蘭之旅IV【第七章】光陰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LDdog0321 的頭像
    OLDdog0321

    OLDdog0321的部落格

    OLDdog0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