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駁二藝術特區位在高雄港第三船渠內
而之所以稱為「駁二」,是因為其位於高雄第二號接駁碼頭內。
該處建造於民國62年,起初只是當作普通的港邊倉庫用途,之後慢慢成為廢棄倉庫
但在民國89年國慶煙火施放的偶然機緣下
讓大家發現這一個鄰近海岸且相當具有發展潛力的開放空間
並邀請熱心藝術工作家與當地藝術工作者一同為這塊地方的發展盡一份力
再加上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專案資源,日後慢慢發展為一個開放的藝術空間
在經歷高雄駁二藝術發展協會以及樹德科技大學發展地方藝術工作坊的齊心協力下
並秉著前衛、實驗、創新與高雄國際藝術平台的意涵
駁二藝術特區已成為南方實驗創作場所與工藝創意發展中心。
而駁二藝術特區自民國95年度開始已由高雄市文化局接管,現在已經變成藝術展示區的一個場所。
(引用自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104771.html)
【漫遊】
從西子灣到駁二,不用十分鐘就抵達
我們在此的停留時間較長,中午也會在此用餐
所以有比較多時間可以來好好地走走看看
「好像有很多店家都還沒開喔!」
「我想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喝個咖啡~~」
「這間店有賣咖啡啊!要進去嗎?」
天氣甚熱,老婆有點吃不消
才走沒多久,就想找個地方躲太陽
還好這裡多的是室內的展館或商家,老婆不愁沒地方躲
「這裡有個盪鞦韆耶!」
「好高喔!」
「亮亮~小光~你們來坐坐看!」
駁二藝術特區的戶外處處可見裝置藝術
這座盪鞦韆也是其中之一,但它是可以玩的實體鞦韆
小朋友都很喜歡玩盪鞦韆,也很合亮光姊弟的喜好
不過,高雄的豔陽讓老婆曬到頭昏眼花
她帶著亮亮去室內避暑,我和小光繼續在戶外活動
保羅和我們一起行動,打算走去更遠的地方看看
「你以前來過這裡嗎?」
「沒有,駁二應該是這幾年才發展出來的。」
「所以以前是沒有這個地方的啊!」
「至少在十年前,還沒有駁二藝術特區這個名稱。」
在我離開台南之後,高雄也隨之遠去
在港都旅遊的歷史足跡,大概都停在十年前剛好是高雄捷運通車沒多久,當時還曾經特地前來搭乘嘗鮮
如今連輕軌都出現了,駁二藝術特區正好在其終端站
看到輕軌電車在路面上行駛,也有點感慨我在高雄留下的空白頁似乎太多了
「小光,你有看到那個機器人嗎?」
「它會動嗎?」
「不會!因為它在休息。」
「對啊!機器人在出任務的時候才會動喔!」
喜歡玩機器人玩具的小光,看到這尊大型機器人時 眼睛為之一亮
在駁二似乎蠻多類似這樣的大型公仔分布其中
也成為遊客們最愛拍照打卡的裝置藝術
老婆打電話來找人了,我們會合後去逛逛文創商店
到了中午的用餐時間就直接走去餐廳和眾人一起吃飯
駁二藝術特區範圍極為廣大,短短的一小時真的不夠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