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
永福路二段二二七巷的算命街,全盛時期有五至七家算命館
車水馬龍,人潮絡繹不絕
因傳承不易或現今年輕人無心學習,漸漸凋零,目前只剩下三家。
在算命巷長大的啟明堂擇日館算命師陳林泓指出
永福路二段二二七巷除了算命巷特色,同時保有古早的民俗風情
值得一提的是,巷道呈二十五度至三十度角之斜坡
巷道彎曲像似葫蘆外型,清代又有「葫蘆巷」稱號
就有學者以「葫蘆巷竹枝詞」描述這條巷道
古老的街道,濃濃的人情味,親切的問候語,各司其職的專注執著
「葫蘆巷─算命巷」深切刻畫出與眾不同的文化氣息
每逢週休假期常湧現尋幽訪勝的人潮。
(節錄自http://www.panko.com.tw/Index.asp?ID=68&ID2=3)
【散步】
將機車停放在赤崁樓旁,準備以步行的方式走訪巷弄
第一站就從大天后宮旁的葫蘆巷(算命巷)開始
「這條巷子雖然很短,卻有好幾家算命館。」
「我記得還有一家賣冬瓜茶的。」
「妳是說兩角銀吧!本來因店租到期而搬到安平,後來又回來開分店了。」
「跟義豐比起來到底哪家好喝?」
「我是喝不出差異性啦!一般遊客會選擇義豐,在地人會喝兩角銀。」
我們走進梳妝樓晃一圈,再往祀典武廟的方向走去
看到旁邊一戶民宅的窗邊,有一隻狗狗趴在欄杆看著外面
一副就是很想出來的表情,看了讓人不禁會心一笑
「以前你是不是帶我來過這裡?」
「妳還記得啊!八年前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的確來過這裡呢!」
時間拉回到2003年6月27日的晚上九點
ROSE和她的同伴騎車環島,經過台南市的那一晚
一通電話打來我家,使得分隔東西兩地的我倆展開第一次的會面
由於時間已晚,古蹟都已經關門了
所以我帶她們去吃赤崁樓旁的擔仔麵
然後就沿著祀典武廟旁的人行道直行,右轉接算命巷
穿過幽暗的小巷子,來到了大天后宮
當時有誰能想到,我和ROSE竟會結下如此奇妙的緣份呢?
文學家葉石濤先生曾經以此為場景,寫下了《葫蘆巷春夢》
而我也以葫蘆巷為開端,撰寫與ROSE之間的故事
八年過後,當我和ROSE再次漫步穿越葫蘆巷
我們已經從素昧平生的兩人,昇華成長相廝守的夫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