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湖公園位於臺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五段,舊地名為「十四份陂」,毗鄰著白鷺山(海拔高度143公尺)
昔日,十四份陂的湖畔及旁邊的白鷺山為白鷺鷥的棲息地,棲息著成群的白鷺鷥
讓整山的樹林裝扮的白色繽紛,場面極為壯觀,因此早期的「十四份陂」也是內湖的八景之一。
大湖公園的水源來至於白石湖(碧山山區透過大溝溪流下)及大邱田山區(大湖街山區透過米粉坑溪及牛稠湖山澗流下)
這些水源造就了「十四份陂」澄清如鏡的湖水及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環境。
大湖公園除了有環湖步道可散步之外,尚有拱形橋一座
在湖水的倒影下是大湖公園最亮麗的景觀,也是內湖區的地標之一
湖畔依然有白鷺鷥及鵝、鴨類….棲身其間,大湖公園也是垂釣者的天堂
白天晚上都可看到釣客在岸邊垂釣,九曲橋彎曲跨在湖上也是大湖公園的地景之一
大湖公園廣大的綠地草皮也是兒童嬉戲的好地方,夜間的大湖公園燈光倒影非常浪漫也是情侶談情約會的勝地。
大湖公園後面的白鷺鷥山,標高143公尺,由登山口爬到山頂廣場約20分鐘
山頂有一處休息處可遮陽避雨,由山頂可看到大湖社區景觀及大湖公園湖景,由白鷺鷥山看大湖公園角度最美。
下午的行程,是要前往大湖公園
也就是說,我們要搭乘的就是問題不斷的內湖捷運線
我笑說:「感覺像要進行一趟都市探險!」
ROSE說:「我才不怕,就算要走高架軌道也沒問題。」
狀況連連的內湖線,是經常性的出包,頻頻上新聞版面
但我們毫無所懼,展開這趟「內湖捷運初體驗」
到了板南線和柵湖線的轉運站「忠孝復興站」,在此換車
龐巴迪系統的車廂很小,空間狹窄,人一多感覺就很擁擠
ROSE問:「我們之前搭木柵線的車廂是這種的嗎?」
我回答:「不是,那時候還是使用馬特拉系統的列車,現在為了配合內湖線,全都改為龐巴迪的了。」
因為兩個系統之間的不協調,所以才造成狀況不斷的窘態
但是已經花那麼多錢蓋這條捷運線了,也不能說停就停吧!
在問題沒有解決之前,柵湖線的使用者都必須忍受這種三不五時的突發狀況了
感謝主,一路順暢到底,我們的行程完全沒有到影響,來到了大湖公園站
走出捷運站,大湖公園就在後方而已
「這裡有好幾條登山步道耶!」
「我都沒走過,先去探探路好了。」
走過一片綠意盎然的草地,我們進入公園裡的環湖步道
迷人的湖光山色,處處可以看到有人在寫生或釣魚
旁邊還有一座游泳池,不時傳來兒童嬉鬧的聲音,ROSE聽了直說想去玩水
「妳又沒帶泳衣。」
「下次我們去游泳玩水嘛!」
「我也很久沒去野溪玩水了...游泳池更是好幾年沒去了。」
在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幅神奇的景象
有一位老伯伯騎機車進來,邊騎邊按叭噗,應該是在賣冰或飲料之類的小販吧!
只是,在禁止車輛通行的公園裡騎車,是太招搖了點~~
我倆走過拱橋,往湖的彼岸步道走去,試圖尋找登山步道的入口
看到一條往上的石板階梯,以為這就是了,遂往上而行
結果走沒多久就往下了,接到步道的另一端,並非登山步道
「還要走過去嗎?」
「今天要早點走,六點要趕回五股的惠雯家參加愛筵。」
「下次來之前先確定登山口的位置,就不會浪費時間了。」
這趟行程雖然有點匆促,但也有所收穫
至少我倆都知道這附近有好幾座郊山的存在
只要掌握登山口所在,下次就直接去爬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