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簡介】
清雍正三年(1725年),臺灣府建城,第一座動工興建的城門是大東門
是一座木造有樓臺的柵門。
大東門位於於城廓的東南方,內接東門大街。
由於城門位於東安坊,也稱東安門。
1736年,改木道門為磚石城門。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臺灣爆發林爽文事件
事平之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城桓改為三合土
大東門改建為兩層的城樓,歇山重簷式屋頂
四周廊道,將臺灣府城各門的城臺加高
臺上建城樓,以加強府城的防禦能力。
大東門週圍民宅遍佈,居民依城門石壁築屋而居。
1895年,日方由三面圍攻臺南府城
至10月22日,日軍入城,從此以後,城垣開始遭遇被拆除的命運
城門也因年久失修,逐漸傾朽。
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政府發佈市區改正計畫
大東門被規畫為圓環綠園獲得保存。
二次戰後,大東門遭違章建築佔用
1955年9月,颱風帶來的豪雨致使城樓崩塌
釀成慘案,十人當場活埋,大東門僅存基座。
1975年修建城樓,古貌未減,窗的造型多變化,有書卷、扇形、方型、八角形。
紅柱白牆。橙瓦燕尾,典雅穩重
配合臺南市觀光年的「臺南市整修名勝古蹟三年計畫」
政府乃於1977年將大東門依原來的外貌形式重建。
1985年11月27日,大東門被政府公告為三級古蹟。
現在的大東門位於東門路一段與勝利路口
以圓環形式坐落於道路中央,是臺南市的地標。
(引用自http://ppt.cc/j3Jk)
【漫遊】
近年來討論得沸沸湯湯的話題之一‧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
由於牽涉到鐵道東移需徵收民宅土地的問題
因此造成正反兩派人馬之間的對立,為此延誤了工程的進度
太專業的技術問題或複雜的政治因素我無從評論
單純從歷史的角度,帶大家來一趟東門城街區的散步之旅
其實因鐵路施工而拆民宅,早在日治時期就發生過一次了
東門陸橋旁有一間「祝三多廟」,原址就是位於現在的鐵路上
創建於康熙五十六年的祝三多廟,其廟名饒富趣味
三多之意為「多富、多壽、多子孫」
在清代的時候,廟前的街道就稱為「祝三多街」
當時從東門城外入城經商買賣的民眾,經過祝三多廟必會捻香拜拜
曾經香火鼎盛的祝三多廟,因為鐵路建設被遷徙到現址
東門陸橋一蓋好,和大人廟一樣,成為都市陰暗角落的一間小廟了
鐵路地下化之後或許會重見光明,但誰能保證祝三多廟會留在原地嗎?
(祝三多廟沒被指定為古蹟,要拆遷似乎不是問題)
除了離鐵路最近的祝三多廟之外,其實這條東門路上還有不少歷史建築
像是彌佗寺,相傳是明永曆年間鄭經時期所建,為台灣第一座佛寺
清代時期則被列為「七寺八廟」之一,是台南的四大古剎
歷經多次的改建翻修,彌佗寺也失去昔日的閩南建築風貌了
相對於富麗堂皇的彌佗寺,馬路對面的龍泉井廟顯得落寞許多
建廟近三百年的歷史、擁有一塊兩百年匾額,但從外觀看真的不像一間古廟
我原以為大人廟、祝三多廟已經夠破舊了
但看到龍泉井廟的現況,其他古廟都得靠邊站
雖然詳細情況我不太清楚,但連外行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年久失修的建築
大概是信徒不夠多,無法集資重建吧!
很難讓人想像龍泉井廟過去曾經是東門城區的三大土地公廟之一
東門城區與其他城區最大的不同,在於其西方色彩較濃厚
如果說寺廟是民間傳統信仰的中心,那教會就是現代教育和醫療的源頭
清代末期,西方傳教士大量湧入台灣進行傳教
1865年馬雅各牧師在台南府城的五條港區創立看西街教會
卻不敵傳統勢力的阻撓與攻擊,黯然退出舊城區
來到城郊之界的東門城,創辦學校與醫館,恢復傳教行醫的工作
包括新樓醫院、台南神學院、長榮女中、長榮中學等都集中在附近
影響所及,時至今日,台南市東區成為府城文教最盛的地方
隨著鐵路地下化的議題浮出檯面,鐵路以東的居民也成立自救會展開反擊
住在離火車站有一大段距離的安南區,我似乎沒啥立場說什麼
(三十幾年前我的老家是緊臨鐵路西側,但老早就拆除改建了)
但這個關係到整個台南市區發展的重大工程,最後還是得以公共利益做考量
現在是民主時代,居民可以透過各種方式來爭取自己的權益
要是在威權時期,拆你家還真的不需要你同意
(祝三多廟表示:我又要搬家了嗎?)
不是住在這一帶的民眾,不妨來這附近走走
走一趟東門城街區,可以看到中西文化交融的場景
在這個歷經滄桑的歷史古地上,你或許會有不同的發現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